混凝土防腐 效果签15 
防腐 · 防水 · 地坪 · 艺术漆材料 / 全国供货
扫码咨询

173-6663-6655 0571-8689-0067

污水池玻璃钢防腐最新方案


文章来源:艾米微晶, 发布时间:2022-11-16 , 浏览量:1428

污水池玻璃钢防腐方案最新:耐蚀改性聚氯乙烯(HFVC)结构胶防腐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蚀改性聚氯乙烯(HFVC)结构胶作业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资料管理。

本标准适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适应于水泥混凝土构筑物的防水抗渗防腐蚀,其它设备及钢结构表面的防腐蚀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1725     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28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2567         树脂浇铸体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7124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 9274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751.1   色漆和清漆 用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24-2010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18445-201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08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

JC/T 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体表面base surface

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的表表面

3.2   

防水层priming coat

作业前预先涂覆在基体表面或将掺合剂混合到混凝土中一起的防水层)

3.3

主层(HFVC防腐结构胶泥层)  priming structural coat(coating of HFVC anti-corrosive structural cement)

涂覆在基层防水层的胶泥层;胶泥由耐蚀改性聚氯乙烯树脂、耐蚀颜料、填料组份(甲组份)与聚氯乙烯化合物、助剂组份(乙组份)通过搅拌设备快速混合而合成。注:

3.4   

加强层reinforcing coat

大面积涂覆在主层上的HFVCÅWHFVC防腐结构胶泥涂层。

3.5

面涂层top coat

又称面漆,涂覆在加强层上并与介质接触的涂层。

3.6  

涂层修补材料  repairing material for coating

用于修补各涂层、混凝土面层质量缺陷的材料。

3.7

防水抗渗防腐溶胶 waterproof& anti-corrosive sol

用于混凝土的防水抗渗防腐材料,以天然无机矿物质、埃米生物多用剂、多种特殊的活性化学物质组成,通过加工而成的无机材料

3.8

防腐结构胶  anti-corrosive structural adhesive

    是由多种改性树脂、合成树脂与部分纳米或埃米微晶ÅWHFVC耐腐蚀颜填料、助剂以及固化剂等组成的双组份固化反应型防腐蚀胶料

4.技术要求

4.1设计

4.1.1   防腐蚀工程的施工设计应考虑下列要求:

a)工程防腐的部位、介质、承受的压力等;

b)使用的涂料、涂层修补材料及防水抗渗防腐溶胶的性能及应用;

c)局部构造的防腐措施;

d)各涂层作业前、后的养护。

e)复合涂层结构的使用寿命15年以上,特殊加强型处理可达长效50年以上。

4.1.2设计时,如评估到防腐涂层可能会因承受到外界压力或基体收缩而发生轻微的沉降错位等情况时,设计中要在底涂层和主层之间或加强层和面涂层之间增加玻纤布一道,并增设面涂层两层。

4.1.3 防腐层应设置在防腐主体结构与介质接触的部位。

4.1.4局部构造设计应采取如下措施:

a)结构的阳角、阴角部位应处理成圆弧状或135o折角(见图1)。加强层的材料采用HFVC涂料和玻璃纤维布,宽度(l1+l2+l3)不小于10cm,厚度(d)不小于1cm

 

1.结构的阳角、阴角部位处理示意图

b)HFVC涂层边缘应进行收头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密闭性池体结构的检查孔或人孔部位,需要将防腐层施工至凸台外边缘距离(l1)至少10cm以上,边缘应该逐步减薄处理,减薄长度(l2)不小于10cm 加强层超出主层距离(l3)5cm以上,面涂层超出加强层距离(l4)5cm以上(见图2)。

 

阴角阳角示意图.jpg

2.密闭性池体结构边缘收头处理示意图

2)对于敞口式池体结构或沟道,需要将防腐层翻遍至池壁外至少(l110cm以上,边缘应该逐步减薄处理,减薄长度(l2)不小于10cm。加强层超出主层距离(l3)5cm以上,面涂层超出加强层距离(l4)5cm以上(见图3)。


密闭池体示意图.jpg

 

3.敞口式结构边缘收头处理示意图

c)地沟转角与地下结构池的交接部位应增设一道加强层(见图4)。

1)交接部位应增加一道主层,宽度(l1+l2+l3)不小于30cm

2)交接部位应增加一道加强层,宽度(l4+l5+l6)不小于50cm

结构边缘示意图.jpg 

4. 地沟转角与地下结构池交接部位的处理示意图

d)施工缝部位的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见图5):

1)施工缝处应涂刷一道防水抗渗防腐溶胶

2)施工缝处应增加一道加强层,宽度(l2)不小于50cm

转交交接示意图.jpg 

5. 施工缝部位的处理示意图

e)套管根部位的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见图6):

1)套管根部应采用HFVC结构胶处理成圆弧状或135o折角,宽度(d)不小于1cm

2)套管根部应增加一道主层,宽度(l1+l2+l3)不小于10cm

施工缝示意图.jpg 

6. 套管根部位的处理示意图

4.2材料

4.2.1 主层涂料和面涂层涂料性能应符合表1,底涂层材料性能应符合表2

1 主层涂料和面涂层涂料性能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主层涂料

面涂层料

1

固含量/%

  95

85

GB/T 1725

2

表干时间/h

 2

4

GB/T 1728

3

剪切强度/MPa

≥ 4

7

GB/T 7124

4

断裂伸长率/%

 10

16

GB/T2567

5

粘结强度/MPa

 2.0

GB/T 9751.1

6

体积电阻率/(Ω·cm

  1011

——

GB/T 1410

7

冲击强度/cm

——

50

GB/T 1732

8

硬度(邵A

 50

60

GB/T 6739

9

不透水性(0.4 MPa2h)

不透水

GB/T 1733

10

H2SO4  (30%溶液浸泡72h)

无锈蚀、不起泡、不脱落

GB/T 9274

11

HCl(30%溶液浸泡72h)

12

NaOH(30%溶液浸泡72h)

 

 

2  防水抗渗防腐溶胶性能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1

抗压强度比/%

100

附录A.1

2

渗透深度a/mm

4.0

附录A.2

3

  48h吸水量比/%

65

附录A.3

4

抗透水压比/%

300

附录A.4

5

抗冻性(-18-130,反复循环30次)

表面无粉化、裂纹

附录A.5

6

耐热性(80℃,72h)

表面无粉化、裂纹

附录A.6

7

耐碱性(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68h

表面无粉化、裂纹

附录A.7

8

耐酸性(1%盐酸溶液浸泡168h

表面无粉化、裂纹

附录A.7

9

氯化钠溶液(浓度(165±1g/L),温度(105±3)℃35天)

氯离子含量0.1

附录A.8


a渗透深度是指将防水抗渗或掺合剂材料作用在基层表面后渗到混凝土内部渗透的主要作用是把混凝土有害孔级变成无害孔级。渗透的原理是指在有水的作用下,靠化学作用,封堵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或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阻止水及微生物对混凝土的侵蚀

 

 

4.2.2 HFVC防腐结构胶泥、埃米微晶复合新材料(ÅWHFVC)、HFVC防水抗渗防腐材料、面涂层材料进厂后,按以下要求进行分批并抽样复验:

a)同一厂家、同批、同类型的HFVC防腐结构胶泥、埃米微晶复合新材料(ÅWHFVC,按每15吨为一批,不足15吨的应按一批计;同一规格、品种的防水抗渗防腐涂料、面涂层修补材料、埃米微晶复合新材料(ÅWHFVC,按每1吨为一批,不足1吨者应按一批计;

b)每一批HFVC防腐结构胶泥及埃米微晶复合新材料(ÅWHFVC的抽样应符合GB/T 3186的规定。样品应分为两组,装入干燥密闭容器中封存,复验时启封;复验时需随机抽取HFVC防腐结构胶泥样品4kg,底涂料、面涂层材料等需分别抽取2kg

c) 材料复验结果应符合4.2.1的规定。当某材料中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可在受检样品中加倍取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的,可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否则,应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4.3施工

4.3.1  一般规定

4.3.1.1  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防水防腐资质,作业人员须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

4.3.1.2  供料单位须有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资质类必备资料、以及产品合格证及材料的性能检验报告,用料单位应按照4.2.2,对表1中序号27101112,表2中序号279条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1.3  施工单位根据选用材料的性能和现场环境条件制定施工方案,按照防腐涂层结构简图(见图7)及设计要求进行作业及检验。

防腐涂层结构图.jpg 

7.防腐涂层结构简图

4.3.2  施工作业

4.3.2.1  施工要求

4.3.2.1.1  施工应在环境温度高于5℃、防水抗渗涂层施工,对湿度无要求,但要求基层湿润透彻,且无明水。防腐涂层施工,要求基层干燥,相对湿度小于85%,且基体表面温度比露点温度至少高3℃的条件下进行。不得在雨雪天气下实施露天作业。

4.3.2.1.2  混凝土基体如在地面以下,应在垫层下设置防潮层。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在垫层下设置防水隔离层,以防止地下水汽渗出。

4.3.2.1.3  基体表面不应有起砂、起壳、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且坚固、密实、平整后,方可施工,并按下列要求进行:

a) 基体层的坡度和强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要求。找平层材料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基体表面正接粘结强度2.0MPa

b)  2m直尺检查平整度,允许空隙不应大于5mm

c)  防水抗渗防腐涂层施工,混凝土基面应是坚实的混凝土,要求毛 净,基面应湿润透彻,但无明水。处理方法宜采用砂轮或钢丝绳或者高压水枪等打磨表面。

4.3.2.1.4  防腐施工前,应清除基体表面的浮灰、水泥渣及疏松等部位。处理方法宜采用砂轮或钢丝刷等打磨表面,然后清理干净。条件允许时,可采用轻度喷砂法,使基层形成均匀粗糙面。

4.3.2.1.5  已被油脂、化学药品污染的表面或因侵蚀而产生疏松的基体,应进行预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a 被油脂、化学药品污染的表面,可使用溶剂、洗涤剂、碱液洗涤或用火烤、蒸汽吹洗等方法处理,但不得损坏基体。

b 被腐蚀介质侵蚀的疏松基体,必须凿除干净,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埃米微晶复合新材料(ÅWHFVC填补,养护之后按新的防水抗渗防腐基层进行处理。

4.3.2.1.6  凡穿过HFVC防腐层的管道、套管、预留孔、预埋件,均应预先设置,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

4.3.2.1.7  完工后,不允许在涂层上再凿孔、打洞、重物撞击或明火烘烤等。

4.3.2.1.8  施工面积较大时,按每10m×10m留一道10mm宽度的伸缩缝,待伸缩缝以外区域涂层固化后用面涂材料灌缝。

4.3.2.1.9  两次HFVC作业面之间的接搓宽度不小于150mm

4.3.2.1.10  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按照GB 50224-201010章的规定进行,每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并有相应的记录。

4.3.2.1.11  防腐施工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养护一星期后,方可使用。

4.3.2.2  施工步骤

施工应按以下步骤:

a) 清洁基体表面,保证平整,无浮浆、孔洞、裂缝、灰尘、油污及无外露钢筋。

b) GB18445-2012规范标准检测合格后涂刷防水抗渗防腐

c) 防水抗渗涂层,在基体表面上刷HFVC(或ÅWHFVC防水抗渗防腐溶胶二道,渗透厚度4.0mm并用雾状水养护72小时。

d) 主层,按设计要求在底涂层上刮(4~18mm HFVC防腐结构胶泥,或埃米微晶复合(ÅWHFVC)防腐结构胶泥,满足平整度要求后,在常温下固化时24小时。

e) 加强层,在结构层上,先刷HFVC(或ÅWHFVC防腐结构胶底漆一道,粘贴无碱中性玻纤布一道,再刷HFVC(或ÅWHFVC防腐结构胶底漆一道,常温下固化时间12小时。

f) 面涂层最后在加强层上刷每道(1毫米)HFVC(或ÅWHFVC防腐结构胶面漆,常温下固化时间24小时。

4.3.3  修补

4.3.3.1  防腐层上所有修补部位,涂层要求都应与原涂层保持一致。

4.3.3.2  重新整理的修补厚度不小于已有HFVC(或ÅWHFVC涂层的厚度,表面质量应达到设计质量要求。

4.4 验收

4.4.1  验收包括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4.4.2  过程验收包括以下方面:

a)  基层表面施工质量应符合GB 50209的规定。

b)  防水抗渗防腐涂层表面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水抗渗防腐涂料应涂刷均匀、无漏涂、无流挂、固化正常。

2) 防水抗渗防水防腐处理后的基层表面应无孔洞、无裂缝、无划伤、无灰尘污染、无异物,局部构造处的表面处理应符合要求。

c)  HFVC防腐结构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主控项目, HFVC防腐结构涂层质量应符合表3

 

3  HFVC防腐结构涂层质量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

检测方法

涂层厚度

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的最小厚度值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0%

 

100~500m2检测一次

进行涂层正拉粘结强度检测并破坏的部位(检测点)用刀片垂直于基层割取20mm×20mm涂层试样。将试样表面清理干净,用卡尺测量涂层的厚度

针孔

无针孔

全部

目测

打针

无鼓泡、无分离、无粘接不良

全部

用打针棒(棒的端部焊接一小铁球φ10mm)轻轻敲击防腐层,根据声音判断。

2)  一般项目

ⅰ) HFVC涂层在阴角、阳角、连接口、女儿墙、水落口、套管根、变形缝、施工缝及后浇带等的细部构造处的防水作业应符合要求。

HFVC涂层颜色均匀,固化正常,无漏涂,无堆积,无气泡、无划伤、无严重凹凸不平。

4.4.3 竣工验收包括以下方面:

a)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GB 50224规定;

b)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GB 50212规定。

     c)  验收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变更书(或变更记录单);

2生产涂料及辅料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材料复验报告、现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3) 施工作业工艺记录及过程、工程验收的质量检验记录;

4)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和操作人员的上岗证书(复印件);

5)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处理、技术总结报告等资料;

     6)检查和清点机械设备、剩余物料,并一一记录的资料。

5  资料管理

5.1  竣工验收提交的全部技术文件和资料应统一归档,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5.2  资料应长期保存。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底涂料性能试验方法

A.1  抗压强度比:

GB/T 17671方法,将P·O32.5水泥砂浆成型为70.7mm×70.7mm×70.7mm的试体2组(每组三块),脱模后将试件表面清洗干净,养护7天:一组为不涂HFVC底涂料的基准试件,另一组逐面分3次涂刷HFVC底涂料至饱和为止,制成受检试件。将两组试件放置在实验室条件下7天进行试验。试验按JC 474-19995.2.7.2规定方法进行,计算公式按式(A.1),计算精确至1%

Rr =   × 100%                                         (A.1)

式中:Rr——抗压强度比,%

Rt——受检试件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Rc——基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A.2  渗透深度:

3100mm×100mm×100mm的加气混凝土试块(密度600g/m3左右),将试块一面分3次涂刷HFVC底涂料至饱和为止,制成受检试件。并放置在实验室条件下6小时候,分别把三个试件从受检面拆开,测量中间部位的渗透深度,精确到0.1mm,求三个试件渗透深度的平均值。

渗透反应原理:底涂层料可以渗透至基层内部(2~3mm,在基层的龟裂及孔隙部位凝结填充,把基层的有害孔变成无害孔。(见图8

渗透反应原理图.jpg 

1渗透反应原理图

 

A.3  48h吸水量比

A.3.1 采用感量1g,最大称量范围为1000g的天平。

A.3.2 GB/T 17671方法,将P·O32.5水泥砂浆成型为70.7mm×70.7mm×70.7mm的试体2组(每组三块),脱模后将试件表面清洗干净,养护28天:一组为不涂HFVC底涂料的基准试件,将试件取出在(7580℃温度下烘干(48±0.5h;另一组逐面分3次涂刷HFVC底涂料至饱和为止,制成受检试件,在实验室条件下放置7天。将制好的试件称量后放入水槽。放时试件成型面朝下,下部用两根Ф10mm的钢筋垫起,试件浸水中的高度为35mm.要经常加水,并在水槽上要求的睡眠高度处开溢水孔,以保持水面恒定,注意试件表面不得有结露或水滴。然后在(48±0.5h取出,用挤干的湿布擦去表面水,称量并记录。

A.3.3  结果计算按JC 474-1999标准中5.2.9.3进行。

A.4  抗透水压比:

A.4.1 用上口直径70mm,下口直径80mm,高30mm的截头圆锥带底金属试模成型基准和受检试件各六个,试件以基准砂浆在(0.20.4MPa压力下透水为准,确定水灰比。成型后用塑料布将试件盖好静停24小时脱模,将试件表面清洗干净放入养护室中养护7天:一组为不涂HFVC底涂料的基准试件,另一组将迎水面分3次涂刷HFVC底涂料至饱和为止,制成受检试件。将两组试件放置在实验室条件下养护7天进行透水试验。

A.4.2 水压从0.2MPa开始,恒压2小时,增至0.3MPa,以后每个1小时增加水压0.1MPa。透水压力位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若受检6个试件加压至1.5MPa,恒压1小时还未透水,应停止升压。

A.4.3 透水压力比计算按JC 474-19995.2.8.2规定方法进行。

A.5  抗冻性:

A.5.1 GB/T 17671方法,将425#水泥砂浆成型为4cm×4cm×16cm试件两组,脱模后将试件表面清洗干净养护7天:一组为不涂HFVC底涂料的基准试件,另一组逐面分3次涂刷HFVC底涂料至饱和为止,制成受检试件。

A.5.2 试验方法按JC/T 408-91(96)6.10.3中规定进行。若有一个试件对比基准试件出现粉化、裂纹现象即终止试验,并记录循环次数。

A.6  耐热性:

按试验方法B.5中规定制得受检试件,放在80℃电热烘箱中,恒温72小时候取出观察,对比基准试件应无粉化、裂纹为合格。

A.7  耐碱性和耐酸性:

按试验方法B.5中规定制得受检试件,分别浸泡在相应的溶液中至规定时间取出观察,对比基准试件应无粉化、裂纹为合格。

A.8 耐氯离子含量GB 18445-201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方法检测。


在线咨询
出货咨询热线 173-6663-6655 0571-8689-0067
QQ咨询
扫码咨询